查看原文
其他

当谈起“乡村保护”的时候,我们到底在保护什么?

碧山讲堂 碧山旅行 2022-04-13


2011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城镇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现象,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极其颠覆的事件。

 

就好像我们前一期的碧山讲堂中所涉及到的话题,中国社会起初是一个乡土性的社会,而当我们面临这样的变化时,我们是否察觉到自己真切的生活也随之变化了呢?

 

时至今日,当我们提起“乡村”这个词,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而当我们谈论起“乡村复兴与保护”的时候,我们试图想要保护的又是什么?

 

当越来越多的群体,旅游、设计、文化乃至于城市里的普通人都开始将更多目光投掷到“乡村”的时候,乡村对于我们是不是又生出了另外一种意味呢?

 

这一次的碧山讲堂,我们就跟随李光涵老师,带着这些问题,走入一个直到今日依旧生机勃勃的村庄,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县大利侗寨。


影:张力   


01WILDCHINA

侗寨的水 


俗话说,“苗族住山头,侗族住水头,汉族住坝头。”

 

大利侗寨正是一个依傍着河水,在深山幽谷中的一个侗族村寨。

 

在这个寨子里,河岸两边是房屋,向上则是梯田,再向上便是林地,整个村寨的聚居形态从诞生到如今,基本上是没有发生过变化的。

 

如果我们回看历史的话,会发现大利村所在的榕江县恰是黔东南的东南地区,是侗族文化的一个核心地区。这个地方直到清代,才成为了被绘制在地图上的一部分,在之前,它都游离在汉文化之外,处于一种独立自治的状态,有点像一个自由生长的部落,也因此保留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文化。

 

那么现在这个村子里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可以跟随水流,来看看整个村子的模样。

 

山林中的溪水流入梯田,浇灌田地里的农作物,水流到了村与田的交界处时,就生出了大大小小的水塘和粮仓,跟随着溪水,我们穿越村庄,村庄中大大小小的水井里也是山上的溪水,村民们都有共识,这些井水是不能被污染的,甚至还有井神看顾。最终,这些水流会汇聚在大利村中的河流里。

 

在城市里,我们辨认道路也许是依靠东南西北,也许是依靠路标路牌,到了大利村完全就行不通了。城里人在这里很容易迷路,可村民们却可以很轻松就确定出自己所处的位置,辨认出山中哪一块梯田属于哪一户人家。

 

帮助村民确认方位的就是这套水循环系统。


02WILDCHINA

侗寨的神 


在这里,人居住在寨子里,寨子外是半人工的梯田,再向外便是自然造化的山林。

 

山林中,树木是有灵的,石头是有灵的,祖先们的陵地也在那里,山有神,水有神。

 

「人」与「自然」,「乃至于非自然」,是一种共居形态,由此也构成了村民们独特的信仰系统。

 

对于每个侗寨来说,鼓楼和萨坛都是他们最重要的地方。

 

大利侗寨的鼓楼曾经被烧毁,但是村民们都坚信他们必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鼓楼,他们知道自己梦想中的鼓楼该是什么样子。建造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点资源,就建造一点,经过持续不断的设计和建造,终于建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鼓楼。

 

村民们在这里集合讨论村中大事、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祭奠自己的先祖,这里既是他们对外的门面,也是对内的社交场所。

 

在鼓楼对面,是寨子的萨坛,“萨”在侗语里是老奶奶的意思,大利村的萨坛上长着很多草,就好像是“萨”的头发一样,这里寄托着他们对于大地之母的原始信仰。

 

虽然现在大利村已经不祭萨了,但是也没有人去移动这个萨坛,于是乎它好似依旧在安静地守护着这个幽谷中的村寨。

 

03WILDCHINA

侗寨的人

 

回到最普通的生活里,大利村民最喜欢去的地方莫过于风雨桥了。

 

在大利村,沿着河一共有五个风雨桥。每一个桥又都是不同的,靠着寨子最里面的风雨桥上有许多妇女;而靠近村口的风雨桥,则更多的是村里的老人和男人,还有一些桥上,会有很多小朋友在那里玩耍。

 

在风雨桥上,大家可以聊天、吃酒、午睡,因为大利村很多年中都没有鼓楼,所以风雨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鼓楼,成了这个村寨里的公共社交场所。

 

沿着河岸两边的就是村民的家了,大利侗寨里都是典型的穿斗结构。在大利村,如果有一家人要盖房子,他们请来立架的老师傅,老师傅用代代相传的老法子,算好大小,选定时辰,全村人一起帮忙立架,从半夜两三点一直干到第二天中午,立架成功之后,大家一起举行仪式,吃酒庆祝。

 

比起房子来,这种建造房子的过程显然更为重要,村子里的小孩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在这些不断被实践的建造过程中,孩子们就这样耳濡目染着,学习着这些一代一代传习下来生活方式,纵然未来他们离开村寨,这些生活方式也成为了他们不会忘记的记忆和童年中的温情时刻。

 

大利村寨中的生活气息很重,并没有出现空心村的现象,村里的青年人会出去读书,而中年人和老年人都依旧在这里延续着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

 

一个村子不单只是一个堆房子,它更是由村落里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周遭自然环境的关系所组成,是这些温情脉脉的生活细节,让村庄始终拥有着属于它自己的生命力。

 

 摄影:张力  


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初提出的那几个问题:

 

我们谈论“乡村保护”的时候,我们试图想要保护的是什么呢?

 

是建筑吗?

 

当然,无论是鼓楼、萨坛、风雨桥,还是普通民居,都是大利村民千百年来生活的场景,它们承载着许多村民的生活。

 

可又不止是建筑。

 

李光涵老师和团队在大利寨进行了一个大利侗布计划,借由这个在村寨中主要由女性主导的活动,进一步去理解、保护和复兴这个村寨。

 

“种植天然染料植物、纺织天然棉线以及依据季节变换进行染色等工序,是关注的重点从整体景观转移到具体的空间、工艺与产品;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环境与场所间的独特纽带。”

 

李光涵老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的学习与经验,可以带着我们从一个更高的视野去探索,乡村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想要了解李老师和他们的“侗布计划”如何影响大利村,以及更多关于侗寨的故事,例如如何定义侗族?侗寨的特点是什么?侗寨的三种聚居类型是什么?都在这一期的课程中,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查看课程回放。

 



本期课程回顾视频请识别以下二维码


· · ·

碧山讲堂建筑系列第四期 - 乡村新建筑

讲师:华黎

迹·建筑事务所(TAO)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


时间:2020年4月30日

中午12:00--13:00


主持人:WildChina碧山创始人张玫


特邀嘉宾:华黎


费用:疫情时期直播免费


参与方式:扫码添加讲堂助理微信

获取链接


讲堂助理微信号


推荐阅读☞ 点击菜单收看往期

隐藏在深山大河边的古村落,他们帮我们找到了

破解“天书”,梁思成开启中国建筑史

【碧山讲堂 | 玫对话 · 考古系列回顾】


碧山WILDCHINA所获国际认可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